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广西中医药》 > 1999年第3期
编号:10231559
二合一方治疗小儿遗尿28例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广西中医药》 1999年第3期
     作者:蒙美禄

    单位: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530023 南宁市园湖路2号

    关键词:小儿遗尿;脾肾两虚;二合一方

    广西中医药990321 近3年来,笔者以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组成二合一方治疗小儿遗尿28例,效果较好,现总结如下。

    1 临床资料

    28例中男15例,女13例;年龄最大11岁,最小3.5岁,平均5.94±2.29岁;遗尿每夜1次或1次以上者11例,数夜1次者17例。病程最短3个月,最长5年。所有病例尿常规检查正常,并排除器质性病变所致遗尿。本组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型。

    2 治疗方法

    二合一方药物:

    黄 芪 10g 党 参 12g 当 归 5g

    升 麻 4g 柴 胡 4g 陈 皮 3g

    麻 黄 6g 乌 药 9g 益智仁 9g

    石菖蒲 8g 炙甘草 4g

    肢凉怕冷,虚寒较甚者,加附子、菟丝子等;面白乏力,纳差便溏者加炮姜、茯苓、白术等。每日1剂,水煎服。治疗2周,观察疗效。

    3 治疗效果

    根据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》评定〔1〕。治愈(经治疗未再遗尿)24例,好转(遗尿次数减少,睡眠中能叫醒排尿)4例,未愈(遗尿无明显改善)。本组总有效率100%.

    4 典型病例

    患者,男,6岁。自幼尿床,少则数夜1次,多则一夜1~2次,形体偏瘦,神疲乏力,面色欠华,食欲不振,大便溏烂,小便清长,肢末欠温,舌淡苔薄白,脉细弱。诊为小儿遗尿(脾肾两虚型),治宜健脾益气、补肾缩尿,用二合一方加炮姜3g,山药10g,菟丝子9g,每日1剂,水煎服。嘱家长夜间定时唤醒患儿排尿1次。3剂后,患儿精神好转,食欲稍增。续服至1周,各症大减,每夜能自醒排尿1次,大便正常。方药对症,守方去炮姜,服至2周停药,随访半年,再无遗尿现象。

    5 体会与讨论

    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与膀胱、肾、脾、肺等脏腑有关。本组28例均为脾肾两虚型。脾主运化,如脾气不足,中气下陷,则水液无制;肾主水,司二便,与膀胱互为表里,肾虚膀胱不约则遗尿。故治宜健脾益气,补肾缩尿。二合一方乃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而成。方中益智仁辛温入肾经,温肾纳气,固涩小便;乌药辛温质重,下通肾与膀胱,温散下元之寒,以促膀胱气化,使水液不得直趋于下;补中益气汤健脾益气,温化中焦;麻黄主入肺与膀胱经,重用麻黄上可宣通肺气,通三焦水道,下调膀胱气化,使开合适度。现代实验研究认为,麻黄碱可使膀胱三角肌和括约肌张力增加〔2〕。诸药相济,脾气健旺,肾气充足,膀胱有约,则遗尿自止。加上石菖蒲开窍醒脑,警觉排尿,效果更佳。

    西医认为遗尿的病因绝大多数是功能性的,常见病因是精神因素,如突然受惊、过度疲劳、环境改变、不良习惯等。故对遗尿的处理,亦可结合心理治疗,如耐心开导教育,培养其按时排尿的习惯及良好的生活习惯,避免过度疲劳、受惊吓刺激等。

    参考文献

    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.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.南京:南京大学出版社,1994.86.

    2 马清钧,王淑玲.常用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.天津: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,1995.2.

    收稿日期:1999-01-29, http://www.100md.com